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大学毕业生数量不仅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季奔波的无奈感叹。
如今,由于大多数人的高校毕业生因害怕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等种种原因导致“史上最难就业季”,你是否是其中的一位呢?你又是如何应对就业焦虑呢?今天专家建议你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程度等,有效应对就业焦虑。
受经济大环境、企业的岗位需求量下降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在广东,今年70万高校毕业生选择在这就业,占全国高校毕业生近10%。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61%,5月初才突破50%,截至5月底仅为63、96%,而5月初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 28、24%,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史上最难就业季”横扫全国,就业焦虑亦困扰了一部分学生。
心理专家介绍,就业焦虑实际上与大考前的焦虑、生活中突发事件一样,在心理学中都称为应激事件,需要当事人自己作出调整才能很好地应对。从大学生成长、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中等程度的焦虑是有利因素,令人的学习、工作有好的表现。
就业焦虑和考前焦虑、丧偶等生活突发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一样,都属于应激事件,当事人平时可能适应不了,需要自己作出一些调整。其中应对就业焦虑的9个方法如下:
1、回避、清除应激源。一线城市工作难找,不妨试试二、三线城市;国企工作难找,就找外企、私企,或者自己创业。
2、调整认知。毕业生可降低期望值,要明白到现在各单位的需求已经不像若干年前那么大。当能找到的工作待遇不如预期,就要有“钱多钱少都是种锻炼”的心态,就能降低压力感。
3、增加可控性与可预测性。毕业生可主动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各岗位需要人数及地区分布等,知道到什么地区去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进行时间规划。以本科四年为例,第二年结束后应开始定位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三年找实习,第四年就业。
5、学习人际关系技巧。学习如何得体地穿衣、面试时如何清晰地表达和进行恰当的眼神接触,面试失败后要善于总结。
6、学习放松技巧。做操、打球、听音乐……找到一种能使自己心情放松的事情,舒缓紧张情绪。
7、寻求社会支持。这包括同学、老师、家人的帮助,也可以找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学家聊一聊。
8、运用防御机制。“单位不要我,是不识货。”“我才不是那么想去那个单位呢。”这类“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阿Q精神在压力大时很有用。